中国的生产者价格连续第五个月上涨,这个全球最大出口国势将对全球价格的上涨提供更多支持,全球通货再膨胀前景得到进一步提振。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6.9%,高于彭博调查所得上涨6.5%的预估中值以及去年12月5.5%的涨幅 受到始于1月份的春节黄金周的提振,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 2.5%,高于分析师2.4%的预测涨幅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采掘工业价格同比上涨 31%,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2.9%
随着工厂价格摆脱了多年来的下降局面后重新上涨,中国开始再次出口通胀。随着上年比较基数逐渐升高,加上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加剧了全球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未来几个月的价格涨幅或将放缓。
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 周浩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从PPI到CPI上涨的传递效应并不明显,说明PPI价格强劲反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映;鉴于中共十九大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召开,地方政府都渴望发布的长数据表现良好,在这一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强劲。
麦格理证券驻香港的中国经济主管 胡伟俊说,今年全年将出现温和的通货再膨胀;虽然一季度PPI可能继续上升,但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通胀,可能不会影响中国央行的政策立场。中国央行现在的政策重心明显是去杠杆。
国家统计局在随数据发布的声明中表示,PPI的上涨可归功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洗选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等行业。 国家统计局称,CPI涨幅扩大的部分原因在于节日因素影响,今年的春节落在1月份,去年为2月份。数百万中国人春节期间在餐饮、礼品和旅游方面的大笔支出推升了价格。
一封验证邮件已发送到注册邮箱,请验证后登录如未收到激活邮箱,请点击 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