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熙熙攘攘的点心债市场正沦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发行额减少,加上巨额债券到期,今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可能进一步大幅萎缩。
受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以及发行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打击,包括香港发行的点心债、台湾发行的宝岛债和人民币存款证在内的离岸人民币债券1月发行额仅为67.4亿元,为六年来最为惨淡的开局。叠加中国熊猫债市场的崛起,渣打和汇丰分析师预计今年离岸人民币债发行额将下降约四成至2000亿元左右。
今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同时面临到期洪峰。彭博汇编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到期规模高达2500亿元左右,占整体市场存量近四成。
由此,汇丰预计,今年离岸人民币债市场规模将从去年底的约6500亿人民币下降20%,至5000-5400亿元左右。
“人民币贬值,资本管制加强下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进一步萎缩是挡在离岸人民币债市面前的两座大山,” 汇丰分析师 Ding Shiw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将进一步下降至2200亿元,且当中仅有非常小的部分是靠企业发行推动。
被俗称为点心债的离岸人民币债由盛转衰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受挫一个缩影。得益于人民币十年升值,海外市场持有人民币资产及使用人民币结算意愿上升,点心债自2007年问世后快速扩容,离岸人民币债整体年度发行额曾在2014年创下5800亿元的历史纪录。
彭博数据显示,去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约为3200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下跌25%。受到中国央行收紧资本管制以及对离岸人民币市场干预的影响,去年香港人民币存款下跌36%,年底报5467亿元人民币,跌至2012年下半年的水平。
今年初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又一度暴涨暴跌,进一步打击了离岸市场的融资功能。伴随点心债收缩的是具有发行成本优势的中国大陆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以公募或私募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即熊猫债,去年全年共发行1260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全年规模的近10倍。
“随着在岸市场,尤其是熊猫债市场的成长,离岸人民币市场最终将边缘化,” 东方汇理银行亚洲联贷主管兼中期贷款全球共同主管 Benjamin Lamberg说。
不过,中银国际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师 吴琼称,目前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调整是阶段性的,若言其将被境内债券市场取代还为之尚早,离岸人民币市场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离岸融资成本同在岸市场相比缺乏优势也是制约点心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吴琼指出,离岸融资成本高企令中资企业债券发行供应稀缺。而在需求方面,由于目前货币互换利率较高,意味着境外投资者会对境外人民币债券发行收益率有更高的要求。
根据中国银行发布的 指数显示,三年期离岸人民币企业债收益率对在岸市场的溢价目前仍有110点,尽管这比去年2月24日的334点溢价高位已经大幅下降。
“离岸人民币债发展目前面临的一项很大的障碍就是融资成本太高,发行离岸债券不划算,”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师 刘洁表示。“只有离岸和在岸成本接轨后,离岸市场才会因为其灵活度高而变得有吸引力。”
一封验证邮件已发送到注册邮箱,请验证后登录如未收到激活邮箱,请点击 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