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财经见闻
扫码关注澳洲财经新闻,财富尽在你手。
  • 道琼斯

  • 纳斯达克

  • 澳币兑美元

  • 澳币兑人民币

AFN

中国央行创设流动性投放新工具 中金称或针对银行质押债券不足

01月23日 04:30:05

春节前夕,中国央行又推出了一款投放资金的新工具 -- 临时流动性便利。中金公司研究认为,央行选择在现有工具之外进行投流动投放操作,可能与市场抵押券不足有关。

 

上周五,中国央行通过微博公布,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

 

从央行公告看,“临时流动性便利”的资金期限和成本,与目前央行公开市场进行的28天期逆回购并无区别,与以往流动性投放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能是不需要银行提供债券质押。中国中央电视台周末 报道称,央行提供的临时流动性支持达到千亿级,新方法需要银行向央行支付一定利息,但是好处是不用质押债券。央视没有说明消息来源。

 

“MLF和逆回购持续滚动导致银行需要消耗较多质押券是今年流动性投放机制上一个较大的障碍,”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师 陈健恒、唐薇在报告中写道,“而且消耗质押券也导致银行高流动性资产下降,导致银行不愿意融出长期资金。”

 

目前,银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渠道获得央行资金时,需要提供国债等资产作为抵押品。随着外汇占款流出,中国央行主动投放已经成为基础货币最主要的来源,央行主动向商业银行投放的资金余额连创历史新高,近MLF资金去年底 未到期余额已达3.46万亿元。在这种情况下,需求资金的银行可能因持有的可自由质押的债券不足,而无法从央行获得流动性。

 

陈健恒等认为,质押券不足、银行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宏观审慎监管(MPA)考核等问题中期内仍然困扰市场,创设新的流动性工具,“至少货币当局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他认为,如果效果良好,未来可能会增加这种不需要抵押物的流动性工具投放。

 

中国央行下属的《金融时报》周一 撰文称,“临时流动性便利”释放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信号。文章称,在去杠杆、防范资产泡沫、防控金融风险等任务更加紧迫的情况下,降准等宽松信号意义偏强的工具,显然受到较多约束。

热点新闻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顶部

我要举报

您为什么要举报此条评论?

会员登录

社交媒体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登录

恭喜您注册成为AFN会员!

一封验证邮件已发送到注册邮箱,请验证后登录
如未收到激活邮箱,请点击 重发